外盘配资公司其他脏器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
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“三伏天”的“伏”就是指“伏邪”。即所谓的“六邪”(指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”)中的暑邪。这对于我们的脏器是有影响的。
中医讲究五脏平衡,五脏从来不是独立的,一旦某个脏器受损,其他脏器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,平时我们都是心脏不好就养心、肝脏不好吃点保肝的,那有没有一物可以同时滋补五脏呢?
当然有,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:
黄芪,古时候也写作“黄耆”。
耆代表长者,人到了六十岁以后,才能称作“耆”,所以黄芪在中药里面最像德高望重的老者。
尽管它不紧不慢的,但作用却一点也不含糊,以至于古往今来,历代医家都喜用善用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黄芪的功效。
当然,以下也只是抛砖引玉,黄芪的功效远不止这些。
黄芪能补气,是虚人的福音
展开剩余51%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说黄芪是“补气第一要药。”黄芪补气的作用虽然比不过人参,但因为药性和缓,不容易补过头,所以绝大多数虚人都可以用。
平时老是觉得累,提不起精神,少言懒语,声低气短的人可以用点儿黄芪泡水喝。还有就是干活累到心慌气短的时候,黄芪泡水喝下去,很快就能缓解过来。
气虚又血虚的人,再加点当归进去,黄芪、当归可以按照5:1的比例,这两味药组合在一起叫当归补血汤,也是中医界非常有名的一首汤方。
黄芪能消水肿
“肿”的意思就是有水液停在那里了,气虚的人或者小便不通的人特别容易水肿。
黄芪把气补足,可以让停留下来的水重新流动起来,又能利尿。
喝了以后小便会变多,小便把水液带出体外。另外,黄芪还能补脾,脾有运化的作用,这当中就包括运化水液。
黄芪能增强免疫力
不少人在突然改变体位时,比如从坐位或蹲位站起来,会出现头晕、两眼一黑、站不稳、乏力甚至昏厥等情况。
中医认为这属于“清阳不升”,可以用黄芪调理。
黄芪的“升”,是说它有引导气机向上,使脏腑更为“挺拔”的作用,对整个人体的生理活动都有一定效果。所以才说黄芪提高身体免疫力,这就是“升”的表现。
发布于:北京市线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